第三百七十二章战局旋转
现代战争一定是以空军作为前锋攻击力量的。空军是一支进攻的力量,它具有作战范围大、突击目标准、杀伤火力强、打撤转换快。因此空战理论家杜黑认为:“空军用一百架飞机用于进攻,要比五百架或一千架用于防御作用更大。”其次,空军用于防御有很大的局限性,空军基地的生存能力弱;防御不但浪费兵力,而且指挥复杂;防空作战只能减轻敌机空袭的毁伤度,却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西线印空军遭到了重创,失去了制空权,这是战争转折的开始,但印军地面部队还在巴基斯坦境内,这种假象使得印军不能得出准确的判断,也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而毁灭性的灾难就是这样不易觉察地来临了,正象人在开始面对危险时还恍然不知,等到意识到想逃离时,往往已经太晚了。
东巴的巴军还在抵抗,但不是那种死守死防,而是节节抗击,步步后退,甚至东巴首府达卡也不在他们要死守之列。他们的任务是争取时间,尽量牵制住进攻东巴的印军,使其无法及时回援。
十二月三日、夜,十二月四日,西巴联合空军继续进行空中打击,但重点已经转向了其纵深地带的公路、铁路、桥梁、物资贮存点等目标,对当前的印军的压力似乎减小,但造成了远久伤害却在加强。以电子干扰机为首组成的携带反辐射导弹的四个铁拳小队,以四机编组继续对预警机追踪锁定的印军的雷达设施进行打击,两天一夜内又摧毁了印军的十几处炮瞄雷达和预警雷达,使得印军前线的侦测能力几乎完全被摧毁。
在此期间,巴空军飞行员爆发出强大的精神力,出动率创造了一项新世界纪录,每机每天出动达四次之多。西线印军的后勤补给遭到了沉重的打击,物资损失惨重,但前线的印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还未感到供应的短缺。
十二月五日,东巴印军攻入达卡,对印军来说,似乎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英迪拉甘地兴高采烈地前往前线慰问印军官兵,并向东巴**领导人表示将尽快承认孟加拉**。在联合国已经被戴上了侵略者的帽子,此时的胜利或许可以作为给印度人的一种补偿,可惜这种补偿造成的欢欣鼓舞持续的时间太短了。
十二月六日凌晨两点,位于拉合尔以北、锡亚尔科特以南的联军突击军团开始行动了,以南洋联邦第四机步师为先锋,向着印军两大集团的接合部隆隆开进。混编第七混编旅作为预备队,紧随其后。上百架直升机组成的空中突击机群象一群黄蜂,嗡嗡地叫着,向着前方飞去。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与黄历紧紧握手,然后毅然转身,在几个参谋的陪同下钻进了装甲指挥车,绝尘而去。他是一个总统,也是一个jūn_rén,为了洗刷屈辱,为了巴基斯坦,伊斯兰战士视死如归的血液已经燃烧,他已经作好了捐躯的准备。
凌晨三点三十分,空中突击机群突然从远处的天际闪出,出现在印军第152旅的阵地前,反坦克导弹、火箭弹、机炮如雨点般射向仓猝迎战的印军,一架架直升机带着轰鸣声在印军头顶飞来飞去,将死亡泼洒下来。二十多钟后,黑压压的坦克部队压了上来,坦克炮不停地发出怒吼,机关枪喷出红色的死亡火焰,向着印军阵地碾压过去。
空地一体作战,要求在作战行动中充分发挥空中、地面各部队具有的长处和能力,从不同层次和方向震撼、打乱和击败对手。使敌人在企图避开一个军种的打击时,便会受到另一个军种的打击。军种之间相互支援,相互弥补,各为其它军种作战创造条件,形成联合作战的整体威力。
印军第152旅原先的作战计划是准备向巴军发动先发制人的袭击,以诱使巴军从拉合尔抽调兵力。然而,十二月三日,其上级部门又下令该部队死守阵地,步十师不得不改变作战计划。问题是,第152旅要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做好防守准备已来不及了。第152旅首先遭到了突然而沉重的打击,凌晨五时,152旅一团的阵地失守,印军损失惨重。
突破印军第一道防线后,第四机步师毫不停留,继续前进,猛攻当面的印军152旅。晨曦微露,伴着空中的呼啸声,大批联合空军的战机准时出动,为机步师提供猛烈而有效的空中掩护和支援。
对战场上的各种活动进行时间、空间和目的方面的安排,以便在决定性的时间和地点产生最大限度的相对战斗力。这便是空地一体化作战的原则之一——协调。联军的突然出击给印军152旅造成了极大的被动,尽管152旅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被动状态已经无法扭转,上午九时二十分,印军152旅各部的阵地在空地一体的狂猛打击下纷纷被突破,残兵败将只好丢弃阵地,向纵深撤退。
印军防线终于被撕开了一个口子,巴军的三个师从缺口源源不断进入印度,联合空军则频繁起飞,一方面对地面进攻提供火力支援,一方面开辟安全空中走廊,继续控制着制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