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李斯在始皇帝手下是最优秀的辅臣,到了二世手中却成为奸佞一样,人的变化不过是一念之间。
朱元璋不相信一切当官的人,他只相信自己的血亲们,所以在意识到这一点后,他立刻动手砍除了这个传承了千余年的职业,然后将整个国家的压力都放在了皇帝身上。
君相合一的结果就是皇帝忙成了陀螺,成为了大明幸福指数最低的人,其工作量之大就连工作狂加上精力过人的洪武帝都吃不消,更别说后人了。
而且这还是礼仪、祭祀相对简单的建国初期。
这年头的官员大概都和当皇帝的有仇,总要想方设法地给皇帝增加负担。自从应天府增加了恶一个祭坛后,礼部的官员就开始将增加祭祀仪式作为了日常上奏内容,每隔几日就要申报一下。
以前,大明就祭祀一下天地日月和祖先,后来增加了三皇五帝和孔子,现在居然又要加各种神,这些人是真的不知道这些祭祀仪式有多复杂而且还要斋戒是吧?
为了表达虔诚,帝王在大祭之前都要斋戒茹素静心,像是春秋大祭,前后斋戒更是长达一月,多来几次一年到头就真的不要做事了。
不少五花八门的祭祀项目被朱标驳回了,但也的确存在一些难以拒绝的项目,加上还有为了显得庄严肃穆增加的各种形式工程,以及对仪仗队、大乐的各种繁复设计,可以想象这个王朝传承个几代之后,后人要面对怎样一个让人头疼却无法拒绝的日常。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明朝后期的君主既没有办法更改前人定下的规章,又实在不愿意去参加一次一次又一次的祭祀以及礼仪活动,于是就派遣内侍或者亲信代为前去,将原本真心感谢和祈愿的活动变成了纯粹的面子工程。
此举无形中也降低了帝王的威信,原本只有皇帝能站能操作的位置现在别人站了,岂不是说明帝王的身份也并非无法取代的?
而且,此类操作也会助长替代者的野心,大大的不善!
虽然这些都是木白说服老爹不要更改仪式制度的借口,但木白觉得自己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
明明那么有道理,他爹还是只采纳了一半,仪式流程没改,但朱标却派人去民间收集大乐,并且令各部门编写了讲述洪武开国的乐章,并且表示要将其定为大明开宴必备曲目。
这意味着众人在热气腾腾的菜肴前等待的时间又要多上许多了。
已经够忙了!还要增加这种繁文缛节!
大乐这玩意在春秋时代流行过,但春秋时代本就崇尚礼乐教化,乐这玩意就是种阶级象征,能用什么乐器能听什么乐器都是有规定的。
因此,作为乐中最高等的大乐对于普通臣子而言那就真的和仙音差不多,别说增加一段了,让诸侯王听一天他们都可以,反正他们有丞相干活。
但现在是什么情况?
现在是皇帝忙成狗的时代!一首大乐得一两个时辰,有这个时间能处理多少公文?这些公文占用的可都是木白出门玩耍的时间啊!
朱标可以享受礼乐是因为有他兜底,但他不行啊!
想到这儿,皇太子悲从中来:孤已经许久不曾微服私访了,都要与民间脱节了!
众人齐齐一默,忽然觉得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太子三天两头往大街上跑与民同乐也不是什么好事,别的不说,安全方面就过不去啊。
所以,孤向父皇提议建立顾问制度!木白一握拳,目光灼灼,选政令通达者入内兼职,以众家之才为政令查缺补漏,父皇觉得此法也很是不错,便准备从我这儿开始试行。
年轻的太子目光灼灼:父皇欲为我建太子詹事府,以辅佐行事,诸君不知谁愿入府?
亲们,不要客气,大胆报名吧,这可是正三品的官位哦。朱标做皇帝比起洪武帝来说要柔和得多,官位的轮换肯定不会像洪武朝时候那么频繁。
三品一个萝卜就是一个坑,要熬到这天不容易,早到早得啊亲们。
然而,木白的小伙伴们没人主动报名。
三品虽好,但是想到要成为太子近臣,担负为太子出谋划策并且监督教育的职责,众人就有一种敬谢不敏的感觉。
这想法就很让人生气了,木白瞪眼抗议:詹事府也不单单是教导孤,还有孤的弟弟们呢。
那就更麻烦了!
众人眼神漂移,殿下在臣子间名声一言难尽,殿下弟弟们的名声也没好到哪儿去。
当今皇嗣不丰当然,这个不丰是相较于先王来说的,据说陛下对已经仙逝的前太子妃念念不忘一往情深,在其故去后便不曾续弦,即便是如今登上大宝也没有再立皇后。不过,大家猜测这是当今为了避免出现皇位纷争他若再立皇后,皇后生下嫡子,难免会发生偏袒幼子娇妻想要废太子新立的事,在历史上这样的动乱可真没少过。
而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
周幽王便是因为喜爱妾室褒姒,在其生子后废黜王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王后。褒姒子伯服为太子,坏了周朝的传承之法,毁了周王室传承的神圣性,也惹怒了王后申后的父亲。
于是,申侯为了给女儿泄愤,也为了扶持自己的外孙,联合缯国、犬戎攻打周幽王,诸侯无一来救,最终周幽王命丧骊山。
这样的例子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数不胜数,因为宠妾灭妻、另立幼子而扑街的王一抓一大把,当中还有不少是曾经声名赫赫、武功盖世的雄主,最后死得却是无比憋屈。
俗话说,有了后妈就有了后爸,想来陛下是不愿意成为后爸,所以才没有娶后妈的,真是大明好父亲啊!
当然,感动归感动,为了国祚和时局安稳,大部分臣子没有催朱标立后的原因便是他已有了三个已经长成的皇子,这个成绩对于大部分帝王而言已经到了合格线,考虑到洪武帝大部分孩子都活到了成年,臣子们觉得太子的娃质量也不会差。
何止是不会差,简直就是好得离谱。
长子便是他们这位太子殿下,他的战绩就不必提了,如今的皇太子就是大明功勋家庭子嗣们的噩梦,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不过如此,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喜欢用太子殿下来打击家里的熊孩子,打击效果拔群。
次子是庶出,很有些才华,虽性格有些糯软,但仁和纯善,年少时就已经参与书籍编纂,等到了分封的年纪应当会是一个不错的地方藩王。
而三子就比较特殊了,同为嫡出的皇三子朱允熥性格活泼,好养异宠,几年前便有人在大明受灾时弹劾过他,理由就是现成的。
老百姓都要吃不起饭饿死了,你却在这里用粮食和肉养宠物,这和朱门酒肉臭有什么区别。
咳咳,当然,后一句对方没敢说出来,否则他就等不到当时还是皇孙的朱允熥上庭应辩的那天了。
其实,浪费食物这个事就是个伪命题,不说别的,是人都知道想要让马儿长得膘肥体壮就得喂精饲料,什么叫精饲料,对于马匹来说五谷杂粮就是。
只要是家里头稍有些资产的,谁家的马槽里头没撒过米面?要按这个标准,整个京城一半的人家都得中枪。
至于肉嘛嗨,往应天府勋贵们的家宅走一圈,谁家没养些稀奇古怪的动物。
这里头吃肉的可不在少数,还有一家养了个爱啃竹子的,到了冬天还得为它去南边砍竹子呢,那开销才叫大。
这些都属于正当开销,要说浪费,那些宴会里头吃不完丢掉的才叫浪费呢。
但言官不管这些,言官的职责是寻找违反大明核心主义价值观的地方,不负责给这些违反的点寻找理由。
于是,当年才十四岁的小小皇孙就在洪武帝的允许下上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