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他那个蠢弟弟,不正是因为有了感情,才被那个女人耍的团团转么?
小和尚也看着无花,只是在看着而已。
平心而论,无花真的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人。他的长相脱凡超俗,整个人往光里一站就像是要羽化登仙,若说谁更像得道高僧,必然是无花。
他最开始与小和尚接触时,完全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好朋友。无花知识很渊博,但他却从不卖弄他的渊博,这已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了;他还很善解人意,无论是什么样的话题他都能接上来,并且让人觉得十分愉快。
小和尚认真地回想了一遍自己与无花相识的过程,不得不承认,如果是对他们两个都没有听说过的陌生人,绝对会更愿意和无花做朋友,而不是永远听不懂潜台词的小和尚。
无花输给的不是比他更聪明更严谨,而是完全不聪明的野兽直觉,不得不说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两个人同时动了。
无花的风萍掌已臻化境,从他手里使出来,似乎漫天遍野都是掌影,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混在呼啸的秋风中,竟是完全分辨不出!
但小和尚从来是一力破万法,分辨不出就不分辨,只要禅杖还在,无论是谁也别想近身!
一片铜黄色光晕中,无花的风萍掌如同风中浮萍般飘忽不定,然而无花经验比小和尚丰富许多,弹指神通夹杂在风萍掌中使出,便是小和尚冷不丁也会被吓一跳。
更别说无花不仅会以巧取胜的风萍掌,以力压敌的少林神拳他依旧精通!
如此刚柔转换,一时之间竟与小和尚打了个难舍难分!
旁观的人连眼都不舍得眨一下,呼吸尽力放得轻缓,生怕打扰到场中二人。
小和尚越打越快,身体内的内力好似生生不息一般,甚至越来越充盈。无花又是一记少林神拳攻来,小和尚扭身招架,顺手将禅杖根扫在无花小腿上,无花一声闷哼,攻速立马慢了下来。
一旁一位看上去辈分极高的老和尚轻轻咦了一声,神情颇为惊讶。
场中之人自然毫无所觉,小和尚打到后来已不是一味图快,节奏更加精准起来其实这才是正确的做法,越是高手越不肯多花力气,比如中原一点红,他的剑只恰好将人咽喉捅出一点血珠,多余力气是一点不费的。
但小和尚内力充足,从来没体会过内力不足的滋味,所以在这方面反而不如其他人了。
小和尚节奏一变,场内形式立马明了起来。再过二百招,无花攻势已颓,四百招时小和尚的禅杖已将无花击飞出去!
无花一身白衣染上泥土,反而比原本更顺眼些。
你输了。小和尚一脸平静。
是,我输了。无花脸上也不见一点不甘,仍然带着微笑。
而他身上若是掀开他的白色僧衣,恐怕会看见满身淤青。伤不重,只是会疼,甚至不会留下一丁点后患。
完全是小孩子的发泄方式。
还没等他们再多说几句,一道苍老的怒喝打破了这片氛围。
你和觉远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会九阳真经!
作者有话要说: 乌乌终于写完了,手已经没有知觉了qaq,要亲亲抱抱才能好起来!!最好还有营养液(做梦)!
所以这完全就是蝴蝶效应,原著中石观音知道无花有小心思吗,她知道。但是她在意吗?她不在意,因为她自信能够掌控无花。但在这个融合世界里,她已经没有那份底气和自信了,甚至心态受到了打击。
石观音当然在意计划,但她是一个极度情绪化的人,而且本身精神就不太正常(,所以这个发展我个人觉得是合情合理的,也欢迎大家跟我一起探讨啦!!给大家比心心!!
顺便无花好难写呜呜呜,如果有小可爱怀疑我是不是讨厌无花,我可以很肯定地说没错,并且我讨厌一切反派,任何作恶的人我都不喜欢(如果有小可爱观念不一样不要骂我呜呜呜)
日万完成!今天的我真棒!!夸夸我自己!!
第28章 危机降临
九阳真经?这四个字立马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盯向仍然站在场中的小和尚。
这可是《九阳真经》啊!传闻中达摩祖师所著的绝世秘籍,收录了达摩祖师所有的心得感悟,哪怕看上一句半句也能有所感悟,更别提一整本秘籍了!
无花的脸色也在无人关注的角落微微一变。
小和尚压根没有关注到什么《九阳真经》,满脑子只有觉远两个字。
眼前似乎有种种画面盘旋游转,只有一床薄被的木板床,床边堆着几摞经书,经书中除却印刷上的字外空空如也,没有任何标识。窗子上糊着昏暗的白纸,天光从糊窗纸中挣扎着透进来,似乎有一处影子格外突出。
但小和尚只见过那影子一次,在他想仔细观察时师父已扯下那块糊窗纸丢入灶火当中,寒风呼啸而入,让小和尚打了个寒噤。师父似乎叹了口气,找出他曾经的旧衣挂在窗上,勉强存下些热气。
后来小和尚有些恍惚,那时候他太小了,是三岁?还是四岁?但那块影子似乎又格外清晰起来,静静地刻在眼前枯黄落叶上。
似乎正是觉远两个字。
小和尚呆呆地问:你说的那个人,是不是武功很厉害,不常说话,看过许多书?
这样的特点说了也与不说没什么区别,但说话那人却似乎得了什么把柄,排开众人越众而出,哪怕身躯也老到佝偻也依然气度不减,双目炯炯有神:他是你什么人?
他是我师父。小和尚双眼无神,曾经的画面如同走马灯一般在他眼前浮现。
曾经师父讲过很多故事,郭靖黄蓉五绝华山论剑,但他只当做是师父听来的话本。因为师父话那么少,自己怎么讲出那么精彩的故事呢?师父也讲过少林寺,却只说少林寺的风景,其他一概绝口不提。他没有名字,没有亲人,也没有过往。
他只有一个从嗷嗷待哺养到八岁的小和尚。
甚至,他没有给这个小和尚起一个名字。
因为少林寺的名字都是有讲究的,什么辈的人用什么字,是万万不会变的规矩。但这个一辈子都与书本为伴的沉默僧人,终于还是没有给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起一个代表少林的名字。
他在想什么?他对寺规从来奉若圭臬,到最后也会有怨恨吗?
没有人知道。
小和尚更不知道。
他只是很想回去,回那座山上,去看看师父沉睡的土地。
等到叶子转过一个轮回,溪流奔涌过四季,师父的修行还能重新开始吗?
站出来的老者胡须尽白,冷笑一声:他教出来的好徒弟!
小和尚虽然有时听不懂别人话里的意思,却对情绪分外敏感,自然听出这不是什么好话,立马从回忆里抽离出来,跟着冷哼一声:自然比你的徒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