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时开始,蒙辽军士的战斗意志终于土崩瓦解,再无成建制的抵抗,只顾抱头四处乱窜。
东西北三座城门的门洞里,挤满了惊慌失措的蒙辽溃兵,都想尽快挤出城去逃之夭夭。
“传令:攻进城内的将士们,无需逼迫太甚,放蒙辽军出城。”
随后进城的集团军军司马万喜,担心城内的蒙辽军困兽犹斗不管不顾,牵连到城内的百姓,这才紧急下了一道军令。
这道军令一下,即便申四管贤等再不满意,也得遵令执行。
因此,东西北三个城门附近,溃退的大批的蒙辽军压力大减,这才能迅速出城。
可万喜放了蒙辽军出城,并不是想饶了他们。
而是,更为勇猛的项梁,带着三万原雁山卫的精锐轻骑,在数里外的主要道路上,正等着蒙辽军自投罗网。
而在二十里外,蒙辽军逃往莫州的数条必经之路上,还有石坤的两万轻骑在树林里埋伏,瀛洲城内的这四五万蒙辽军士,今日注定已是在劫难逃。
“传令马宝马将军,秋池秋将军,林刚林将军,尽快肃清残敌。”
“传令其余将士,抢救府库、救治伤员、扑灭大火、打扫战场。”
“传令朝廷早已任命,这一次随军出征的瀛洲知州,进入城内安抚百姓。”
“传令所有最新任命的燕云十六州的知府知州,进入城内协助瀛洲知州,处理政务,尽快招募工匠修复城墙。”
“通知曹大将军,可以准备让郑仝进城了。”
“诺。”
站得高才能尿的远,进入城内登上城头的万喜和高丕,一边拿着望远镜四处观察,一边接连下了几道军令。
至此,瀛洲城已被基本拿下,仅剩不多的蒙辽军,被彻底肃清也不会用太久的时间。
这还是为了照顾城内的百姓,如果不是为了百姓,那几处被蒙辽军占据的大院子,几个炸药包撂进去就能马上结束战斗。
可炸药包的威力太大,波及面太广,附近的普通民房,根本就经受不住炸药包的震波。
又过了大概一个时辰,残敌已被彻底肃清,瀛洲城南门外。
松江卫后军丁旅丁营的营校尉郑仝盔明甲亮。率领三百六十名军士,暗含三百六十周天,整整齐齐列好了队形,他骑在高头大马上,亲自高举大郑的国旗。
他是曲阳郡王郑瑞的庶出幼子,他爹的封地就在属于瀛洲管辖的曲阳县。而今天,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曹显就让他高举大郑的国旗第一个进城。
其身后一左一右,是辽阳郡王郑钢的幼子郑湖,他高举的是松江卫的卫旗,朝阳君王郑智的幼子郑然,高举的则是曹显的将旗。
郑湖和郑然身后的三位小将,是他们的三个侄子,来到松江卫参与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三位王爷不偏不倚,每人一个幼子一个孙子。
再往后,才是曹显和韩庚率领中军压阵。郑军的大营还要驻军,不会撤掉,瀛洲城装不下二十万人马。
燕云十六州已经从汉家王朝的手里,失去了百年之久,瀛洲城还是第一座,被大郑的将士正式收复的燕云十六州的城池。
所以,听从王铮的建议,进城仪式时,第一个进城的最好是皇上的子弟,而郑仝家的封地正好就是瀛洲境内的曲阳。
王铮和曹显如此做,即给了皇上很大的面子,又给了郑仝三人一份很大的功劳,还让三人在上京的父亲,脸上特别有光。
不过,如果是别的将士第一个进城的话,也有功劳,却不显眼,没有这么做划算。
再说,别的将士也不屑这么点功劳,他们这么做的话,最多也就是会被写上军报,让皇上和众位大臣能听到一次名字,混个耳熟,仅此而已。
盱眙,随着曹显一挥手,传令兵令旗挥动,众将士身后就是一声炮响惊天动地,稍停又是四声炮响,然后十二声,再然后是二十四声。
证明从此以后,瀛洲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统归大郑管辖,再也不容许异族沾染一根手指。
震耳欲聋的炮声过后,曹显大手一挥虎喝一声“进城”。
“诺,谨遵大将军将领。”
郑仝高举大郑的国旗,踏着正步领头缓缓前行,郑然和郑湖随后,三个侄子手按佩刀端坐马上,身后三百六十名郑军将士一声不响,策动战马紧随其后。
“丢失百年的燕云十六州,终于收回来一座城池了,其他的,也不会太远了。哈哈!走,进城。”
曹显对着韩庚哈哈一笑,双腿一夹马腹,胯下的乌云踏雪四蹄飞扬,一溜小跑踏过吊桥,进了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