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言提前几天住到了友谊苑的房子里。梅萍服装店开年后还不太忙, 李梅把店子托给马惠照看, 陪着女儿在新房子住几天。
新房子里虽然没有多少家具, 但是傅红军舍得花钱, 空调、冰箱、座机一应俱全, 他本来还想再买台电视机给女儿看新闻用的, 被宝言劝阻了。家里买了这套房子已经花了不少钱了,实在不用再花钱买电视机了。宝言现在是用一台收音机听新闻。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浅浅的绿色开始冒出来,李梅与女儿骑着自行车去郊外挖了很多荠菜, 回来和面,包饺子,然后放在冰箱里冻着。李梅去了附近的菜场,将冰箱里填得满满的, 米面油也都细心地准备好了,还教宝言用煤气灶、炒菜。
李梅的原话是:“万一你nǎinǎi有事情耽搁了,没有来得及做饭,你也可以给自己做。”
最后,她还塞了一百块钱给宝言,让她留着做零花钱。宝言不肯要,“我自己有钱。”
李梅硬塞给她, “给你就拿着, 爸妈不差你那点钱, 你的钱自己攒的, 等你大学毕业工作后,爸妈就不给你零花钱了。”
“嗯!”宝言把钱收起来。
“这样才对。我们对你跟小宝是一样的,以后家里的东西也是你们两人平分的。”
李梅把女儿安顿好了之后,就回家里了,王奎英正式接手了照顾孙女的事情。宝言开始还担心自己上学去了,她会嫌闷,没想到情况完全相反,王奎英适应的很好。
友谊苑是靠着实验高中,里面住的大多是实验高中的学生,也有很多老人像王奎英一样专门过来照顾上学的孙子孙女的。王奎英毕竟是在街道办调解办公室工作过一段时间的,很会同人打交道,她很快就跟这些人混熟了,早上一起去菜场买菜,一起去老年活动室锻炼身体,下午时间多的时候偶尔还凑在一起打“上大人”,日子过得悠闲舒服。
海市实验高中建校才二十年,虽然在历史底蕴上比不过百年名校海市一中,但是它这二十年来发展极快,加之校长善交际,会拉赞助,实验高中的硬件条件极好,每个教室里都装上了空调、电视机;还请了外教;现代化的体育馆,里面可以进行各项运动;图书馆很大,藏书丰富,一点都不比海市一中差。
关于实验高中的梁校长是个很有手腕的人,他花重金聘请了一批名师来任教,包括解决户口、提供安置房及解决配偶工作等,这些优惠条件也吸引了很多老师。同时,为了增加资金来源,实验高中接收了许多择校生,这些择校生进实验高中时需要花费不菲的择校费的。梁校长因此被人诟病,但是在他大刀阔斧的改革下,实验高中的升学率年年攀升,有超过海市一中的势头。
关于这些事情都是王奎英在与邻居交往中,听那些邻居说的,然后又讲给宝言听。
宝言在校园里逛了一圈,已经对这个学校的外观很喜欢,现在听说梁校长的事迹后,更加觉得来实验高中不错了,按照梁校长做事风格,她作为学生只需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新学校至少不像老校那些关系盘根错节。
实验高中是在开学的前一天领取课本。宝言按照指示牌的指示去领了课本,她被分到高二(六)班,这是个只有五十个人的重点班。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是一个三十出头的男人,名叫沈平春,光头圆脸,白胖白胖的,长得很喜庆,有几分像陈佩斯,穿着黑色夹克,戴红色围巾。宝言作为chā班生,专门去拜访过他。
沈平春努力让自己显得严肃,就跟他身上那件沉闷的黑色夹克一样。宝言虽然不惧怕新环境,但是此刻面对新班主任,不禁怀念起老王来了,老王外冷内热,转学的事情上还帮了忙,宝言现在都还记他的人情,春节的时候,傅红军还带着她专门去给老王拜年了。老王鼓励她在新的环境更加用心读书,争取考个北大。
沈平春开始给新学生训话了,“咳咳,傅宝言是吧,以后我就是你的班主任了,有什么时候都可以来找我。我看了你的成绩还行,但是放在我们这个重点班,还是要努力,你要尽快适应新环境。”
宝言垂手,当一个乖学生,“嗯,我知道了,谢谢老师。”
沈平春指了一个高瘦的男孩子,“宋唐,你带着傅宝言去教室,安排她的座位。”
宋唐问:“让她坐在哪里?”
沈平春笑道:“你小子这么点小事都要问我,张彦的位置还空着,就坐他那位置吧。”
“得令!”宋唐笑嘻嘻地敬了个礼。
宝言跟着宋唐去了六班的教室。一路上,宋唐一直在明里暗里地打听她的情况。
宝言索性直说了:“想问什么直接说。”
宋唐:“有那么明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