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重现:韩少功的读史笔记 > 第23章 重说南洋

第23章 重说南洋

南洋以外还有东洋,即日本与高丽。两“洋”之地大多近海,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曾经是中央帝国朝贡体系中的外围,受帝国的羁制较少,又有对外开放的地理条件和心理传统,自然成了十六世纪以后亚洲现代化转型的排头兵。在这种情况下,出生于海南的学者陈序经先生最早喊出“全盘西化”的激进口号。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最初以南洋为基地,也成了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这场革命以改造中国乃至亚洲为目标,最初完全依赖南洋的思想文化潮流、资金募集以及人才准备,几乎就是南洋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孕育出来的政治表达——海南的宋氏家族以及黄埔军校里一千多海南子弟,自然成了革命旗帜下活跃的身影。南洋人民相互“跨国革命”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侨民们穿针引线和里应外合,新派人士天下一家,与法国大革命以后欧洲的各国联动颇为相似,以至于在胡志明等前辈的人生故事里,国界就一直相当模糊。

但“民族国家”的强化趋势不可遏止。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江浙资产阶级,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湘川农民大众,成为广州革命政权的支撑,是中国现代史上后来的情节。这是孙中山革命阵营的进一步扩大,是从南洋开始的革命获得了中原这个更大的舞台,当然也是中国革命者们“民族国家”理念初步成型的表现。有意思的是,作为一个象征性的细节:孙中山先生正是在获取和统合内地各种革命资源之后,才放弃了文明棍、拿破仑帽、西装革履等典型的南洋侨服,创造了更有普适性和更接近中国口味的“中山装”。他肯定有一种直觉:穿着那种南洋侨服,走进南京和北京是不方便的。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东方巨龙真正醒过来了,只不过在民族国家理论的框图里,巨龙逐渐被分解成中国龙、越南龙、泰国龙以及亚洲其他小龙。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地后来一再发生恐怖的排华浪潮,而中国岭南地区的很多革命者,也曾在“地方主义”、“南洋宗派主义”以及“里通外国”一类罪名下,多次受到错误政治运动的整肃。这样,作为一个民间性的共同体,“南洋”终遭肢解,在政治层面不复存在。

“南洋”成为了一段越来越遥远的过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异界玄幻学府哥哥们太爱我了怎么办[骨科NPH]北極星我,读书就能变强!赖皮总裁,我就不回家香艳后宫此刻,全球进入神话时代!我的木头神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