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两个月前,百姓肯定会说”这是哪家姑娘如此好福气,竟嫁了齐三公子”,可如今,却是驻足围望,三分感慨中又透着七分凉薄”这是哪家姑娘如此倒霉,竟嫁了齐三公子”。
几字不同,已是全然不同的语调和结果。
那倒霉姑娘,便是翰林侍读学士家的表小姐。
轿子起起伏伏,动作虽轻,却也颠的明玉心口不舒服。其实从知晓这桩婚事以来,就一直不舒服。
听着外面的喇叭唢呐声,明玉眸色微沉,艳绝的脸上满是寒霜。两个月前,听闻齐三公子遭人刺杀,聪慧过人的他被吓成了个七岁孩童不晓人事。当时她还觉得可惜了,毕竟齐三公子的美名她没少听。可没想到,一眨眼自己竟要做他的妻子。
如今想想,何其可笑。
明家虽然人不多,但却绝对算得上是望族。明老太爷是前朝宰相,和侯爷嫡女结了良缘,膝下只有一个儿子。明老爷行了成年礼,娶了翰林官之女,官至三品。可一日出游,不幸沉船溺水双双离去。明老太爷一听,两腿一蹬也去了。独独留下五岁的孤女明玉,亲属视其不祥,不愿抚养,最后是明夫人的妹妹见姐姐家的宅子还可以卖些钱,自家又正缺这笔钱,便在灵堂上哭的昏天暗地,要为姐姐照顾遗孤。
众人既动容又可将这麻烦甩出去,当即同意,于是明玉就随姨母孔氏回了家。
可谁想孔氏卖了明家的宅子和她带来的首饰田地,就将她丢到下人房里去,把她当下人使唤。只因孔氏是嫡次女,姐姐是嫡长女,自小就低她一等,什么好的都是姐姐的,劣等的就是自己的,如今她女儿落到自己手里,还想她好好相待?呸!
明玉五岁就被当成婢女使唤,可却遮不住天生的丽质,长的和生母越发像。更让孔氏添了厌恶,打骂的事也常有。姨父是个翰林官,却是个怕妻的,也没敢纳妾,生有一子一女,对那外甥女也没半分感情。在明玉眼里,就是个迂腐的书生。
孔氏待她不好,可也不敢让母亲知道,更何况要是让明家人知晓,也怕追究。每年老太太都要过来问她功课,算是尽一点做外祖母的责任,免得外人说她这做外婆的薄情。孔氏为了不露馅,也会让她读书认字应对。
明玉也知晓,外祖母不过是面上疼些,如果真要求她领自己走,也是不可能的,只好乖乖配合姨母做戏。
她十四岁那年,老太太过世,孔氏就有恃无恐了,将她的书和笔全都烧成灰,赶到柴房去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