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潇潇刚试业不久,伙计们都不忍心,觉得林潇潇这样店里的饭菜水准和低于甚至跟路边摊差不多的价格根本是挣不着钱,纷纷劝林潇潇将价格提上去。林潇潇可不这么认为,一切都是有数据去支撑的,林潇潇看过账本、研究过账本,这样的生意除了累一些,是稳赚不配的。
食品等材料的成本会直接影响到盈利,林潇潇在成本投入上花足了心思,尤其是在食材这种的长期大量需耗品。要想得到食材稳定的质量和较低的价格,林潇潇货比三家,一家一家的去找最合适的供货商,好在量大,拿到较低的价格也不是很困难。
有了食材,就得在加工上下功夫。南阳的烹饪方法真的是相对粗糙,口味也是比较单一,林潇潇不得不在菜品上做出最研究的方案。原先酒楼留下的两个大厨,林潇潇不管他们多会做那些精细菜,但要挣钱,还是要按自己设计的来。素菜的做法相对简单,对大厨来说,技术要求并不是很高,林潇潇在素菜上面下的功夫,就是教会两个大厨一些简单的制作蔬菜沙拉的方法;小荤说的是荤,但大多数还是素菜巨多,只不过多加了一点肉去炒制,大多数还都是些肥肉,但至少也会多一些油花;大荤也不尽是肉,为了成本考虑,林潇潇尽量是在荤菜的口味上下功夫,教会店里所有的员工去制作一些快手酸菜,用这些酸菜跟肉类炒制,又下饭口味又好。汤也是一些简单的汤,用低成本的西红柿蛋花汤、紫菜蛋花汤或者骨头汤提供。
一开始,会有一部分的人来店里只消费白饭,但林潇潇根本就不愁这部分的群众。没有几个人是不好吃的,鼻子里闻着饭菜的香味,看着别人吃得精精有味,自己扒着五味的白饭,估计没有几个是能忍住不花钱去尝试别的档次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男人的面子问题在作祟,谁都不愿意低人一等,略微的攀比心理谁都会有一点的,林潇潇就是看中这一点,也知道白饭党在她店里消失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来店里消费的人,大多数还是以干力气活为主的贫民,干的是力气活自然需要营养,肉菜太贵,又加上舍不得吃,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得上几顿肉,林潇潇打的这个优势,让这部分人不用等到逢年过节便能天天吃得上肉,又岂有留不住人的道理。也因为这个道理,这些劳动力便会带着自己需要营养的孩子来关顾,消费群体又多了稳定了一部分,就算女性在家里的地位再低,不可能只留一个人在家做饭吃饭,慢慢的也就演变成了到了饭店就拖家带口的来吃饭了,客源又是不断的出于增长的趋势。
林潇潇走的是人海战术,滴水可以穿石,积少可以成多,每个人身上赚的钱但看并不多,好汉架不住人多,积攒起来,就是一笔很客观的利润。很多生意做大的人,大多不会去在乎这些蝇头小利,也方便林潇潇钻了这个空子,在竞争对手很少基本上是没有的状态下,哪里有不赚钱的道理呢。
来的人多了,只要吃的东西是没有问题的又好吃,口口相传出去的效力在古代的广告效应是最强的,林潇潇也慢慢的发展出一些走量的外卖。在古代没有网络也没有电话,自然不能做到电话点餐或者是app点餐送外卖,但是可以承包一些团体兴致外卖,集中的送餐到一个固定的地方,比如码头或者是一些施工产地。业务又是在不断的摸索中扩大,只要是有钱赚的,林潇潇自然也是乐得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