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实虽然不能像刘邦那样喊出“不善将兵善将将”之类的豪言壮语,但是稍稍借鉴一下还是可以的,而且与此同时他还打造出了一支强力并且可以信任的核心团队,并能够做根据自己的某些知识和特殊能力做到人尽其才,这或许才是李书实迄今为止成功的原因吧。
陶谦的计谋实施的非常顺利,果然得到了消息的赵青龙按捺不住内心的贪欲决定趁此机会将陶谦就此干掉,他甚至还计划趁着陶谦战死对于豪强联军士气的影响一鼓作气将整个豪强联军击溃,为自己赢得更大的活动空间和喘息时间。正因为有着如此庞大的胃口,所以他不但亲自出战,而且还将漆垣城中的所有部队都带了出来,只留下一些随军妇孺在城中。
这种不顾一切的宛若输红了眼的赌徒一般的做法并不是因为赵青龙头脑愚笨,他的内心反而并没有他表现出来的那么疯狂。他其实非常清楚,单单依靠那些杂七杂八且内斗不止的豪强联军对他构不成太大的威胁,因为他可以很轻松的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坐收渔翁之利。
可是如果陶谦连续战败不得不改变策略转而采用围困的战术,那么他和他手下的jūn_duì才真的遇上麻烦了。毕竟到那个时候即使他可以通过灰色渠道获得需要的物资,但是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会是相当巨大的,那种软刀子割肉的结果就是想反抗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被庖丁解牛却浑然不觉。到时候只要各豪强稳守各路关卡,抵挡住他的拼死反击,那么对于他这支部队而言就只有死路一条。就算是能够突围而走,所受到的损失也会让他没了翻身的可能。
你说他赵青龙为什么会想这么多?原因就在于当初卢植就是用这种压缩空间的战术将张角的黄巾军逐步逐步压制到广宗城一带动弹不得,若不是董卓那假的不能再假的放水一战,恐怕皇甫嵩连黄河都不需要跨越就可以收工回京过冬节,而不是还要在冰天雪地里待上数月。
当然,陶谦不是不知道这些,他知道这是最为稳妥的方法。只不过大汉与羌人之间的战斗很不顺利,所以哪怕是侧翼出现一点点的动荡都有可能成为压垮士兵心中天平的最后一根稻草,为了保证前线士兵不产生不必要的担心,陶谦必须要速战速决。如果能够获得一成辉煌的大胜的话,那么稍稍加工一下说不定还能提升一下士兵们的士气。
虽然双方看似都耗不起,但是似乎陶谦这边更加着急。只不过因为信息不对称的缘故,所以赵青龙并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到底在哪里,或许在他看来陶谦攻打他不过是官军想要显示武力的一种表现罢了,甚至陶谦的种种布置反而合了他的胃口,让他少了几分担心吧。
于是,谁也耗不起的两方在这个春日的早晨吹响了决战的号角。
其实对李书实而言,经历了与凶残的鲜卑人的那场战斗之后,以这些贼兵的战斗力所能造成的压力已经小了很多,而且士兵们的配合也远比当初要熟练和默契的多。
当然,以上优点可不仅限于李书实的佣兵团成员,让李书实有些吃惊的是那些来自于肤施的豪强子弟和跟随保护他们的家丁虽然战斗力上不能与李书实的正规军相提并论,但是在配合的默契程度上甚至比李书实的部队还要强上少许,这也让李书实对这些生活在与异族交往最为频繁的地区的豪强的实力有了新的认识。嗯,贾诩和曹翎似乎又有新的工作了。
陶谦正面迎击的部队相当的有韧性,虽然要承受赵青龙部队大部分的打击,但是却进退有度,让重伤者可以及时得到治疗。当然最让李书实以及陶谦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以雕阴封氏为首的上郡豪强似乎从一开始就积极投入到了进攻之中,与一开始便收缩兵力以求自保的勒氏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也是陶谦那千余人能够拖住赵青龙的大军让李书实有机会下手的重要原因。
战局如果照此发展的话或许陶谦甚至连攻城战都不需要考虑,因为赵青龙的部队显然不太可能在这种背腹受敌士气低落的情况下逃出生天,只不过意外这种事情总会在这个时候发生。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再放任下去的话那个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杂牌部队就会拿到头功的。”
看着已经突进到距离赵青龙的亲卫不远的地方的李书实的部队,再看到因为先前收缩部队导致此时部队已经完全被挤压到战场边缘的勒氏部曲,领导这支部队的首领也是勒氏家族的家主勒富终于发出了不甘的声音。
“不管了,如果被那些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小子或者该死的外地蛮子抢了头筹的话,我勒氏还能再抬起头吗?哼,不要怪我狠啊,谁叫你们这么不知道进退呢。”
于是,在李书实和陶谦同时露出的“早就料到”的表情中,位于豪强联军后方的勒氏部曲忽然调转枪头向原本的友军发起了袭击。
-\ |书友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