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天正色道,“小侄见过王家世叔。”
等接到了人,时间也到了晌午,众人索性就在县城的酒楼用饭。
感受到县城有些奇怪的氛围,王若来问怎么了。
“琅琊县城的县令被杀了,凶手至今还未抓捕到。”王沛良低声说道。
抓不到是一回事,县丞没有发布追捕令也是一个原因。
那么多官员为何被杀,他们身为同僚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内情,所以他们现在所做的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生怕自己一个打眼被人给注意到,谁都不想去做那个出头鸟。
王若来听后皱起眉头,“那县城秩序是怎么维持的?”
王沛良和谢小天看向了王淳之,距离王淳之在县城维持秩序也才过去了数天,余威还在,所以县城还不太乱。
“你们都看淳之做什么?”王若来奇怪道。
“琅琊县城的秩序总不会是淳之维持的吧。”王若来随口说道,心里并没怎么当真。
还真是。
别看王淳之年纪小,但是在县城却有凶名,那些普通的百姓知道的不多,阴影里面的人对王淳之却畏惧有加。
最让他们刻骨铭心的就是王淳之一人一剑捣毁整个张家赌坊的那一幕。
他们为人大都混不吝,当初也是有人挑衅过王淳之的,结果王淳之二话没说就把他们给送上了路。
为人行事简直比官府还要严苛。
被关进大牢,可能还会留一条小命,要是惹上了王淳之,全都性命不保。
能惹事的基本都是那些人,普通的百姓们只要事不找上门,自然不会凭白闹起来。
王若来不知个中详情,王沛良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说。
别看王淳之在外面为人凶残,但是在村里面,大部分长辈们心里,王淳之简直乖的不能再乖了。
至于王淳之动用手段惩罚的那些人,本就是家族就有的刑罚,除了被处罚的人,大部分村民们都对王淳之的凶残没有一个具体概念。
等吃了饭,王淳之和王沛良把谢小天送回了镇子上,而后马车在前面给王若来的车队带路。
王若来没有坐他的马车,而是来到了王淳之这辆马车上,王沛良则负责赶车。
车内,王若来面色不复之前的轻快,而是一脸愧疚的对王淳之道,“族长,我当时在信上隐瞒了家族一件事。”
“什么事?”王淳之道。
王若来之前在北地为官,他说边关战火快要蔓延到他那里,所以向族中请求辞官好保全自身。
王淳之回信同意之后,王若来才向朝廷提交的辞呈,这就是家族子弟,不可能和家族一声招呼都不打的就离职。
只有家族同意之后,他们才会行动。
王淳之若是不同意,王若来现在也回不来。
王若来对家族信上所说自然大半都是真的,他为官的地界也开始乱了起来,他也是为了保全自身才辞官回乡的。
他低头小声道,“我在走之前,在那边做了一件事。”
眼看着外敌就要来到他那边,他们那边兵力不足,一看就是守不住的架势,王若来和同僚们一合计,觉得这城有很大可能守不住了,与其死守之后被强势攻破,他们还不如先敌人一步的撤离。
都同意这个决定之后,他们就把县城的粮仓打开,让百姓们分一分,自己再拿一点,东西一收拾,就只给敌人留了一座空城。
至于留下来死拼为国捐躯,世家子出身的他们可没有这个觉悟,为家族死还差不多,至于为大申国尽忠就算了吧。
“北方那块常年打仗,粮仓内积蓄的粮食数量自然不少,我们寻思着与其把粮食留给敌人饱腹,还不如分给百姓们,让他们吃饱跑的快一点,之后他们怎么样,我们就管不了了。”王若来道。
就这样,一座城在官员的带领下,还有百姓们的配合下直接成了空城。
不管是开仓放粮的举动,还是弃城而逃的行为,王若来他们都犯了朝廷禁令,这要不是世道乱了起来,他们也不敢这么干。
王若来得到了自家族长的同意,自然能回归乡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被同意回归族里,他们又不可能留在那里死守。
“……他们说山东这块离得近,一部分人就跟我回来了。”王若来道,心中忐忑,不知道王淳之会不会接受那些人。
王淳之沉默,没有想到王若来不仅自己回来了,还带回来了不少的粮食和人手。
他道,“可以,你负责安置好他们就行。”
“按理来说靠近边关的县城兵力本该足够才对,怎么就能兵力不足了?”王淳之问道。
王若来抹了一把脸,道,“那边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起,就流行起了吃空饷,明面上一万的兵力,人数实际上就几千。”
这样一来,他们要想靠常年吃空饷的兵力守住城池就是一个笑话了。
至于那些明明没有人了,却还照拿着军饷,里面的水深是他们这些底层的官员接触不到的。
既然jūn_duì没有指望,总不可能让他们这些官员和百姓们去阻挡那些凶残的外敌们吧。
弃城而逃是对他们最好的选择,对朝廷却是一种蔑视。
所以王若来还真是畏罪潜逃回家的,还带回来了不少罪友。
不过现在北方已经乱了,估计也没人去确认他们还活不活着了。
王沛良再一次确信,乱世还真不是一方面的事情,而是各方面崩坏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