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第一次?燕乔森哑然失笑,别说现飞燕还没盈利,就算将来盈利了、上市了,陈远鸣也是大股东,难不成还能撤资套现?他们三个人合同可跟那种真正以上市为目标风险投资相差甚远。
对于风险投资这玩意,其实燕乔森了解也不算深入。他刚工作时整个硅谷风投界正处于绝对低谷,除非是那种特别有盈利前景项目,否则很难从吝啬银行家手里抠出钱来,独自创业基本属于痴心妄想,给大公司打工才是正经。后来到了8年代中期,风投业开始回暖,但是他事业已经小有所成,再加上比较传统中式思维,让他毅然选择了以实业和销售为主体公司,而非把一切希望寄托飘渺股市上。
这点上1987年股灾似乎是个绝佳注脚,那些同期因为股市大赚特赚友人,碰到真正股市大跌时简直毫无抵御力,瞬间就破产破产,裁员裁员,损失极其惨重。反观自己公司没有上市,几款芯片销售也不错,没什么波折就顺利渡过了那次大劫,才有余力进入mpeg格式研发。
之后跟孟力生一拍即合,进行vcd机开发时,两人思路依旧大体相同,如果不是陈远鸣异军突起,估计他们也会选择以内地银行贷款或政府扶持资金为主低息贷款模式,而非投入美国风投公司怀抱吧。
然而眼前这个少年却绝非开玩笑样子,摇了摇头,燕乔森露出了一丝苦笑,“远鸣,真正风险投资不是那么简单事情,沙山路赚钱人很多,但是赔钱人也不少,几千万投入,后可能连个实物都拿不到。想要涉足这方面,需要可不只是金融头脑。”
“这个我懂。”面对燕教授谆谆教导,陈远鸣却没有半丝抵触,因为对方说是实情。
对于高科技为主风险投资,重要其实不是钱源,不是东海岸那些搅动世界金融家们,而是善于从砂砾中翻出原钻,并且把它雕琢成形,获取百倍利润风险投资者。硅谷,这种典型风险资本家可能本身就是技术专家或者出身高科技技术公司中层管理人,他们拥有对于科技高度敏感性,能够透过重重迷雾看到一个技术、一门行业未来前景,曾经管理经验又给了他们扶持那些聪明怪胎资本,让那些只有点子对其他一窍不通小家伙们慢慢走上正轨,把自己点子化为数以亿计财富。
这种风投模式,前世有名例子就是网景公司出现。
1994年时刚刚毕业,无财无名马克-安德森一开始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工作,只是跟几个志同道合好友一起编写因特网浏览软件,当msai浏览器诞生后,风险投资家吉姆-克拉克发现了他,邀请对方一起成立关于互联网浏览、通信软件公司,面对这样一位有充足经验硅谷前辈,安德森欣然应邀,随后两人联手创立了网景公司。公司由克拉克注资,安德森带领其工作组开发了msai浏览器版本。短短一年后,从未盈利网景公司纽约上市,投资银行事先预估每股价格14元左右,谁知当天开盘后股价就一路狂飙,终以58美元高价高价收盘,5万股被抢购一空。
克拉克为网景公司投入了4万美元资金,这个公司却用了一夜就摇身化作身价2亿美元庞然大物,其后公司业绩一直稳步攀升,直到被美国线用42亿美元免税换股,收购了回去。4万投资换取了数以亿计利润,这种本该只存于神话中故事才是风投真正魅力所。
然而网景毕竟离不开克拉克一手扶持,它成功属于资金和技术、管理能力和创能力天作之合,这种模式不是陈远鸣目前能够模仿,他缺乏克拉克那种卓越电子工程师出身,也没有管理高科技公司经验。像网景、亚马逊这种创始人就具备足够资金、并且善于一手操控公司,并非他真正目标所。
对于陈远鸣而言,风投还有另一种模式,一个只要有点金指就能成功简单版本。如今他来到了这个时代,当然不会因为短暂掣肘就放弃这片潜沃土,他所需要只是时间而已。
看着对方胸有成竹表情,燕乔森摇了摇头,终还是没能说出什么话来。一方面是这个少年确实有着过人天赋,另一方面也是他对于陈远鸣那个远大目标好奇,才短短三个月,他就让自己惊讶了数次,这次又会迸发何等过人之举呢?
关于风投话题并没有深入,但是其他却不能不提。作为飞燕公司大股东之一,陈远鸣理所应当拥有对公司发展知情权,既然都来到了硅谷,燕乔森也不能只让对方干坐会客室里。闲谈了几句后,他就带着陈远鸣一起参观起了自己公司。
说是公司,燕乔森目前团队其实像是个工作室,规模实谈不上大,只有几间实验室和十几号员工。如今硅谷芯片业称得上百花齐放,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以工业集成电路和电脑芯片为主,像燕教授这样研制mpeg压缩解码芯片几乎屈指可数。现公司能有这么大规模,还是得益于陈远鸣对于飞燕注资,才让他有精力和余财扩充团队,投入多科研力量。
现vcd碟片数据保护已经初见成效,用单纯很难直接拷贝盘面上内容,mpeg-2格式研制也紧锣密鼓进行中,算看到了曙光,不论从哪方面来看,这个公司都称得上运作良好,具有很大潜力。
然而认真参观过燕教授公司后,陈远鸣轻轻皱起了眉头,“这个公司规模,是打算只搞研发,不搞生产吗?”
没有得到预期中认可,反而天外飞仙来了这么一句,燕乔森一怔,露出了点苦笑。“当然要以研发为主啊,既然已经拿到了芯片专利权,就把握住了生产命脉,可以毫不费力从中获取利润,何必还要专门建设生产厂房呢?就算是飞燕将来开工,设置一条生产线也就够了,盲目扩大公司规模可不是长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