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现在时机比较好,市场空白比较大,就算做外加工,利润也相对丰厚。
另一方面,背靠周家这棵大树,只要不作死,生意只会一年比一年好。
“我同意一次性买断。”周文婧听了周桃的话,觉得自己确实想偏了,于是答应下来。
不管怎么样,买断付出的利益,远远低于付出两成股份。
反正接下来还可以谈判,具体给多少,可以再商量。
杜佳琪也很快想清楚了这一点,和周文婧对视一眼,暗暗点头。
接下来于是谈细节。
经过来回讨价还价,最后周文婧同意每年拿出五万块港币,买断周桃接下来三年的设计款式,其中附带一条,当年她设计款式的销售额,不得低于总销售额的百分之三十。
否则的话,马上结束合作。
如果达到要求,三年后周文婧有优先续约的权利。
周桃表示没问题,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十五万港币必须提前支付。
中途合约失败,她可以退还当年的五万港币。
同时周桃创办的服装公司,周家名义上投资十五万,占三成股份。
另外私下签订协议,她们不参与管理和利润的分配。
这一点提前说明,周桃只是借用合资企业的名义办公司,不存在其它争议。
周文婧也答应了。
现在国内很多合资公司,其实都是借了外商的名头,真正投资的还是内地人。
能通过免费的方式,让周桃接受新的合作方式,对她只有好处。
事情谈妥,双方都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几天,周桃开始考虑筹建合资公司。
这时候很多法律法规,还处于空白阶段,如何投资建公司,需要办非常多的手续。
周桃也不着急,一边带着周文婧和杜佳琪了解东海县的风土人情,做美食招待她们,另一方面,又从她们口中了解香江的现状。
这时候国内的地方政府,最欢迎外商投资办厂,赚取外汇。
周桃办的服装公司,除了本地消化之外,最好能出口一部分。
那样一来,就能被本地当大熊猫一下保护起来。
但是要想出口,必须有渠道。
而香江的周家,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
“如果你想走这条路,我倒可以介绍几个人给你认识。”周文婧跟周桃接触多了,不知不觉把她当成了好友,说话时也不再那么顾忌。“香江那边这样的专业人才不少,只是你付得起工资,给你打工想来也不会拒绝。”
别看香江人活得很光鲜,其实就业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所以她在深城一开制衣厂,只需比香江那边多付出一成的工资,就能轻松招到香江人到内地当管理人员。
东海县位于内地,想请那边的人替她工作,最少要多付五成工资。
“这个没问题。”周桃语气轻松地回答。“只要有能力,给一倍也没关系。”
她对香江那边的工资情况,其实有些印象。
九十年代初,深城那边的合资企业,本地职员大多在一千块左右,而香江职员最少高四五倍,而且来的大多是本地找不到工作的人。
真正优秀人才,没有几万,不可能到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