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时只看见过工厂门口贴这种告示,还是头一次见个人贴告示出来,大家都好奇得不得了,一时间加工部门口挤满了老百姓,都争着来看热闹。
几天下来,看热闹的人多,可真正应聘的人少。
这个年代,大家对个体经营还没有概念,总觉得私人的加工部里干活不靠谱,没前途不说,说不定最后连工资都拿不到。
还是进大工厂当工人更稳当。
苏云叶没在招工告示上直接注明工资标准,而是写着面议。
一看到工资面议,围观人群开始议论个不停。
“私人开的小加工部,工资肯定高不到哪儿去。”
“到这种地方来上班,跟闹着玩没啥区别。反正我家孩子,就算在家待着,我也不会让他来这种地方的。”
“说得是呀。年轻人还是进大工厂才能有前途。”
听到这些议论,加工部其他三人忧心忡忡,但苏云叶仍是该干什么干什么,丝毫没放在心上,反而安慰她们,嘴长在别人身上,要说就让他们说去。
几天过去,苏云叶打算招三个人,满打满算才两个人来应聘。
其中一个是个年轻姑娘,叫林小音,二十一岁,和贾巧菲一样,是下乡知青,最近才办妥手续返回县城。
家里想找门路给她弄进纺织厂当纺织工,奈何正赶上知青返城的高峰,大家争破了头都想进工厂,一时间工厂的招工名额炙手可热,林小音家里就是普通人家,拿不出太多钱来打点,又没有太硬的门路,她工作的事就被耽搁下来了。
林小音一家六口挤在她父亲单位分的二十平小房子里。
除了她,她爸妈外,还有哥嫂,以及小外甥。
天天在家里吃白饭,林父林母没说啥,但哥哥和嫂子就有意见了。
尤其嫂子,每天一到做饭的时候,就在厨房里摔锅摔碗,叨咕家里没粮食了什么的,话里话外都在挤兑林小音。
被气的够呛,林小音跑到街上散心时,看到了苏氏酱料加工部门口贴出来的招工告示。
本着活马当成死马医的想法,林小音神使鬼差地推开加工部的门,进去应聘了。
另一个应聘者,是个跟贺娟同年龄的大姐,叫吕仕敏。
大姐是县城本地人,一直在家里当家庭主妇,照顾丈夫孩子,没上过班。
未曾想去年她丈夫生了一场急病,竟然就此撒手人寰。
留下她,和四个孩子。
家里一下子没了收入,大姐只得担起养活全家的重担。
她陆陆续续找了些零工来打。给人洗过衣服,做些糊火柴盒的手工活。
可收入微薄,根本撑不起一家五口的开销,眼看孩子们连学都上不起了。
大姐正走投无路时,看到了招工告示。
虽然没招够三个人,但还能有两个人来应聘,也算有收获了。
苏云叶挺乐观。
按照程序她给林小音和吕仕敏挨个面试了一遍。
两个人都身体健康,看着精神面貌不错,也都能干活,苏云叶就直接通知她们第二天来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