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看到蒲汇塘路,一家中式茶馆中,二楼雅间里的陈功书喝着盖碗茶,听着苏州评弹,桌子上摆着一碟鸭胗干一碟花生米,喝茶到是再合适不过。
茶博士见蒲素被司机引着进了房间,上来冲茶,而司机则在蒲素入座后直接下了楼,应该在门口进行警戒。
茶博士问蒲素要喝什么茶,他只说随意。陈功书呵呵一笑,替他点了一盏太湖碧螺春后,笑着说:“子言你是喝咖啡的西式人,茶叶大概是喝不惯的。只不过,这个碧螺春是刚到的雨前新茶,现在太湖的茶叶运到上海也极不容易,说不定什么时候想喝都喝不到了。”
其实蒲素喝的最多的是凉白开。别说茶叶了,咖啡也是装模作样的情况下才喝。把个人需求降到最低,才能适应各种环境。比如吸烟,他随时可以不吸,几天不吸烟完全没有问题。只不过作为男人,在当时,必须要有一好才不是异类,吃喝嫖赌总要喜欢一样才算是个大概的正常人。
所以,他才选择了吸烟,这个最能接受的男人习惯。没事的时候人前人后点上一支。
把个人欲望降到最低,其实保护的是自己。如果执行潜伏和蹲守任务,没有烟,或者不适合抽烟的环境,到时候难受的还是自己。或者吃惯了好东西,到了一个弹尽粮绝的地步,粗茶淡饭难以下咽,最后受折磨的也是自己。
而蒲素现在吃什么都行,好的不排斥,差的也不拒绝。包括他培训出来的队员,也都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天堂和地域都需要有着处变不惊的接受力,这样才更适应生存。
当然,在陈功书面前他还是装作一副养尊处优的留学派头,只说自己平时咖啡也不怎么喝,到是内人平时喜欢饮茶。
这个消息是他故意透露出来的。以对方对他的了解,身边多了一个李文娟应该是瞒不过去的。所以他也一直在找机会告诉陈功书,免得引起他的怀疑。
果然,他这话一说出口,陈功书就表现的好像是刚刚知道一般,貌似吃了一惊。露出八卦的神情问道:“子言老弟,听云飞介绍说弟妹之前不是在欧洲……”
之前确实为了掩护他的单身,顾楫确实给他编造了一个丧偶的身份。陈功书这个八卦,未免没有怀疑的意思。只是蒲素也早就打好了腹稿,只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的父母虽然早年前都已旅居欧洲,但是他膝下无儿,一直不甚放心,所以两家长辈介绍,早就认了一门商人之女,续了弦。只不过,对方出身商人家庭,他不大喜欢罢了,直到最近内人才跟到上海,他也只能无奈,把日子将就着过。
说到这里,蒲素一脸的无奈,伸出手掌把自己向来没有什么表情的脸都要揉皱了。
语气中明显有着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于商人家庭的女性深深地不屑。陈功书面上露出同情之色,又装作关心地打探了一番李文娟家世的来龙去脉,至于李文娟的身份,他们早就布置的滴水不漏,而且经得住勘察,所以,蒲素也按照剧本来,看似随意却也大致交代清楚了。
当时的社会氛围,读书人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赚钱没有什么了不起,有文化才叫真的了得。尤其是蒲素这样有着海外留洋背景的知识分子,看不起商人之女非常正常。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传统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起码在民国时期,这个理念还是深入人心的。文化人想要赚钱并不难,只不过大多数的文化人都心系江山社稷,不屑于经商。
而且文化人一旦做了官,就算再厉害的商家,能和官府相比?生意做的再大,官家分分钟就能让你家破人亡,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所以,在当时在有一定身份的人眼里,有钱没啥了不起,有文化才受人尊重。就算是穷的叮当响的草根流民,在一个富商和一个文化人之中让他选,更想当上哪种人,多数也是会选择想做个文化人。
李文娟的事情,今天就算和军统这边交代过了。只不过出乎蒲素意料的是,陈功书似乎对李文娟现在从事的商业活动非常感兴趣。似乎他已经知道李文娟成立的“通洋商行”,对于具体的规模和经营也对着蒲素问了不少问题,只不过蒲素都以没有兴趣为由,一问三不知打发了回去。
这个家伙,显然早就掌握了一些情况。还好,当时顾楫没走李文娟就出现在了视野之中。否则的话,陈功书必然要好好调查一番。虽然他们编造的李文娟来历经得住调查,别说北平已经沦陷,就算是之前的国民政府时期,也经得起追查。
好不容易打发了陈功书对“通洋商行”的兴趣,接下来陈功书才和他谈起了今天的正事。一个星期后,他将通过关系,让蒲素参加一次宴会。这个宴会是一家洋行举办的庆功宴,宴请了大概百十来名上海滩各界名流。实际上这家洋行,就是76号的一个机构。
而他们军统的关系人就在这家洋行里任职,到时候会以老同学的名义给蒲素发请帖,邀请他参加。蒲素一听,立刻就问到底是不是真的同学?事前要不要对对台词?
陈功书听了哈哈大笑,说蒲素是侦探小说看得太多了。同学是真的同学,也是里昂大学毕业的,至于他们之间以前认不认识,没有什么关系,反正到了那里就认识了。
到时候怎么办,那个关系人知道怎么做。只需要把他介绍给相应的人认识就行了。而且,陈功书着重强调让蒲素带上家眷。暗示他可能李文娟这个商界女强人的名头,会对他有不小的助力。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