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杏儿兴奋地挥挥手,一路小跑过去,临近了却停下来,犹豫着,小心翼翼地问,“你是陈默溪吧?”
眼前的人望着她,勾起嘴角笑得爽朗,chún边露出个小小的酒窝。
“杏儿姐,这还要问的吗?这才不过三年多的工夫,怎么连你石头弟弟都不认得了?”
赵杏儿依旧站在原地,揉揉眼睛又看看他,这才确定了似的,蹦到他眼前惊叹道:“这京城的水土这么养人么?怎么这么短的时间,你长得这么高了?以前你才到杏儿姐xiōng口,现在杏儿姐只到你xiōng口了!”
眼前高出她几乎两个头的瘦高少年,望着她,被她这番话逗得扑哧一声笑出来。
这人便是陈默溪,当年那个叫做石头的小男孩,赵杏儿八抬大轿嫁过去的童养婿、小相公。
也难怪赵杏儿不敢认,这些年,陈默溪抽条得几乎变了另一个人模样,声音也变了,从脆生生的童声,变成了清朗的少年音。最关键的是,举手投足之间,已经俨然有了翩翩公子、文雅书生的韵味,与当年那个晒得黑不溜秋的小皮猴自然是没得比。
只是这一笑,那笑弯了的眼睛里闪动的俏皮淘气的灵光,依稀还能见到当年的影子。
“对了,石头,我今天过来是把这个给你。”赵杏儿望着他,忽然想起了正事,从衣襟的暗袋里掏出个信封来,递给他,“这是咱俩和离的文书,临走前陈大人给我的,他跟你写信说了吧?我已经签了字画了押,你只要签个字,咱俩这亲事就算结束了。”
三年已过,按照当年那个倒霉术士的说法,陈默溪这命里的劫数算是在她庇荫下安然度过了,陈汝耕也如约付了她酬金,如今只待办了这和离文书,递交官府,赵杏儿便恢复了自由身。
陈默溪接过赵杏儿手里的信封,揣进袖口暗袋,无比自然地牵上了她的手——就如同童年时牵着她那样,撒娇似地笑道:“杏儿姐,这事等着再说,我现在饿得前xiōng要贴后背了,咱俩先去吃饭吧。”
说完,牵着赵杏儿便过了太学院门口的大道,往酒楼的方向走去。
赵杏儿被他牵着,有点懵。
过去习惯了牵着比自己矮一头的小孩儿,如今换了个比自己高出一头多的男人,虽然手还是那只手,却总感觉有些别扭。
宽厚的大手,手心带着写字磨出来的薄茧,把她的手整个包裹在里面,温暖而又熨帖。
倒像是陈默溪是兄长,而自己是被他照顾的小妹妹了。
京华楼。
赵杏儿坐在桌前,撑着腮看陈默溪兴致勃勃点了一桌子菜。
“这里的鲤鱼从来都是当天黄河里现捞的,带着水一起送过来,入锅之前还喘着气,鲜嫩得紧。”陈默溪一边给赵杏儿斟茶,一边兴致勃勃地说,“烤鸭也是全汴京最有名的一家,用的全是果木,皮脆肉嫩,杏儿姐肯定喜欢。对了,还有小笼包,不过跟湖州那边不是一个味道,是羊肉胡萝卜馅儿的”
赵杏儿有一搭没一搭听着,望着他骨节修长的手指,和俊朗温文的眉眼,感叹道:“石头,你现在是不是已经十七了?”
“过了年虚岁就十八了。”陈默溪望着她,笑道,“杏儿姐要送我礼物啊?”
“过完年我还不一定在不在京城呢”赵杏儿咕哝了一句,看着陈默溪有些期待的眼神,却又不好意思扫了他的兴,摇摇头笑道,“都这么大的人了,还盼着收过年礼物呢?你想要什么?只要杏儿姐买得起的,都给你。”
陈默溪却不信似的,挑眉怀疑:“杏儿姐这话当真?”
赵杏儿佯怒瞪他一眼,又忍不住笑了,笑眯眯道:“你杏儿姐什么时候是那种小气的人了?你只管开口便是,钱我还是攒了不少的。”
只当是临别礼物,这些年的姐弟交情,真要离别她还是有些不舍的。
陈默溪端着茶杯的手略微一顿,望着她,笑得满眼纯良:“那我可得好好想一想。杏儿姐这么些年也不来看我,我得敲笔大的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