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化的入木三分!那时候港台电影涌现了大批经典……”
“停,跑偏了?”见到有“写长篇小说”的架势,关老师好像想起什么说:“上课!拿出考试的试卷,咱来分析分析——到底打成什么样?能这么严重!”
思维的弯度转的够大,够急,够跳跃;已至于分针跳蹦之间,竟有些摸不着头脑。学生们也从未见过,有什么能勾起如此跳跃的“八卦之心”;能让关老师在课堂上一再追问,昨日究竟发了生什么事?
“事,肯定是大事!”
“嘁哎!”嘲笑之声一片。
“能这么猖狂,要么有钱要么有权,除非丧心病狂?”
“……有学校领导的儿子,还有大领导的儿子……”
“停,再说我可能就要‘回家’了!”急忙叫停的关老师又说:“上课,讲试卷?”
……
“古诗词赏析?不会评不会分析没关系,要会学”。
“怎么学?”
“跟国学大师学!”
“还国学大师,哪找——也找不起?”
“大师级人物,他也不可能亲自教你?”
“那就读大师的作品!读他的作品就如同在聆听他的教诲,面对着与他交谈!经过岁月洗礼,代表着岁月的沉淀,思想的结晶!能流传下来,说明那是岁月认证过的”。
“要作古代诗歌类赏析就多读些诗话词话以及评论性著作,如王国维《人间词话》、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南朝梁·钟嵘《诗品》、南宋·严羽《沧浪诗话》、明·杨慎《词品》、清代·张皋文《词选》、清代·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闻一多《唐诗杂论》……”
“尤其是国学大师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论,其中就数第二十六则三种之境界,很是有名”。
这一则太有名,相信有很多同学都听说过。可还是忍不住拿来想与大家一起欣赏国学的境界,聆听大师的教诲: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把《人间词话》弄懂,评论分析咱们这些诗歌简直手到擒来!俗话说“唐诗学会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偷”。用在这里应该是:评论看过千百遍,不会评论也会捏!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
你骂人那叫骂街,大师骂人那叫艺术。跟着大师学,连骂人都是艺术,都极具文学性!
文人大师“骂人”,可冠以绝、秒、狠来形容。
绝到无法比拟,狠到怀疑人生而又无可奈何,秒到忍气吞声而又不得不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