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没有,是。……”答得多了,刘诗桐就很生气,想让花寂不要烦她,但是每当她想骂人的时候,看到花寂一副个蠢样,对自己画的东西又很有兴趣的样子,不忍心,只好引导说:“你最好不要和我说话,班主任看见你和我说话对你不好。”
其实师太早就已经看见。
她特别喜欢出其不意在教室的窗子上探头探脑吓人,哪怕是课间活动,就像个高级特工一样,蹲那也不知道观察啥。
也许是花寂看上去没什么公害,刘诗桐和花寂正式建交了。
她允许花寂翻阅她的画,规矩是“不要问东问西,看不懂就算了。”
于是很多这样类似的片段映入了花寂的眼帘:
月黑风高,华山之巅;
挑灯看剑,醉卧沙场;
桃花树下,饮酒高歌;
竹林一畔,惊鸿照影:
……
画画在意境,不在技术本身。
通过这些古装气十足的场景,花寂仿佛看到了刘诗桐心里住着一个率性的人儿,渴望抛去所有束缚,纵情江湖,恣意而为。
可有着这样有趣灵魂的人,在群体之间风评却很不好。
人人当她是个坏女孩,而她也总是不学无术,愤世嫉俗,一副个要把自己破罐子破摔的模样。
说好了不问也不评价,很多话,花寂只能藏在心里。
那天,是语文老师的课,起了轩然大波,阵仗大得把全班都给吓了一跳。
师太又如平常一样,在教室外面监督同学上课的状况,忽然眼睛一亮,情急之下没有考虑周全,也不顾是否会影响语文老师的课堂环境,直接从后门闯了进来,像抓住了什么罪证,直接奔向刘诗桐,一把抽起她课桌上的速写本。
问题是刘诗桐是何许人也?
她不像其他同学那么好控制的,她本身哪里是善茬呢?
“你还给我。”她倒先发制人,嗓门还大。
“你给我出来。”师太攥住本子往后门走去。
尽管语文老师一直在挽回课堂气氛,强调“看课本看课本……”但是包括花寂在内,谁不是两颗眼珠恨不得长在后门上。
也不知道她们说了什么,最后的画面是刘诗桐瞪着大圆眼,挑衅着,自己把她的速写本撕掉了一地,师太气得给了她一个耳光。
……在偷看的都目瞪口呆。
一耳光下来,性质可就不同了,只见刘诗桐扭头直接往校门口走,教室里什么东西都不拿。
这件事沸沸扬扬,因为刘诗桐好几天都没有回家。
她妈妈哭着来学校找同学寻人,幸亏也不是来兴师问罪的,毕竟自己的女儿一惯什么品行自己还是知道的,可师太明显还是慌了,她真的是惹到了一个大刺猬,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把自己扎得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