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城中灯火通明,数百人簇拥着韩山童的尸首去往城南连夜下葬,文瑄也引着韩凌玥跟在其中。
韩山童的尸体被元兵挂在城头风吹日晒已有许多时日,时至今日才被救下,韩凌玥早就哭成了泪人。
好在不少忠诚于韩山童的教徒也都纷纷落泪,才不至于被旁人怀疑到身份。
明教教徒历来讲究裸葬,韩山童被奉为明王,自然也要按照规矩行事,将其尸骨找了处风水极佳的地方掩埋便算是厚葬。
安葬韩山童的过程中,跪拜着的众人皆掩面而泣,更有甚者恸哭失声,感念其救命的恩德。
葬礼过后,有一人出声建议道:“明王故去,咱们义军不能没有人引领,刘元帅既然是刘光世将军的后人,依我看,便理当由他做我们的统帅!”
“对啊!要不是刘副堂主有此气魄,勇于带我们继承明王遗志,我们玄武堂恐怕已经成了一盘散沙了,哪里还能攻下颍州城?”
出声的二人皆是明教玄武堂的坛主,一人叫关铎,人称关先生,身材清瘦,武艺高强,足智多谋;另一人被唤作“破头潘”,本名潘诚,膀大腰圆,天生神力,骁勇异常。
两人往日皆是韩山童手下,对其忠心耿耿,今日眼见刘福通的忠义,对其心服口服,遂暗中商量愿意追随于他,此番言论便相当于投名状。
刘福通闻言摇了摇头,郑重道:“明王实为徽宗之后,他虽为奸人所害,但其子韩林儿才是大宋正宗,我们都应奉其为主,尽心尽力辅佐于他才是。”
“可是为何不见其人?”关铎疑惑地问,众教徒也对此纷纷询问。
刘福通解释道:“时局不明,我怎敢让小明王身陷险境?大家放心,我已差人护送小明王隐匿起来,待我们大业初成,便可将其迎回。”
见刘福通对韩山童如此忠心,关铎和潘诚等人对其愈加敬佩。
文瑄和韩凌玥见到此景则相视无言,在确认残害韩山童的真凶之前,刘福通的表现越是忠义,其嫌隙也就越大。
次日,刘福通下令开仓放粮,食不饱腹的百姓无不拍手称颂,不少人愿意投靠义军。
为百姓发放粮食、兵器的韩咬儿担忧道:“如今我们穿着的都是元兵的盔甲,日后征战起来恐怕不好辨认敌我。”
刘福通淡然一笑,“明王生前不是就想到这个问题了吗,早已为我们想好了办法。”
说罢吩咐从袖中掏出一块红巾系在了头上,“对只要我们自己人的头上都系上红巾,那交战之时是敌是友不是一看便知?”
关铎、潘诚等人也尽皆赞成此举,于是义军开始征集百姓家中红布红巾,撕成条状扎于头上,用以区分敌我,百姓由此便称明教义军为红巾军。
短短一日之内,许多百姓见义军杀的元军落花流水,占领颍州后对百姓秋毫无犯,更是开仓放粮,纷纷愿意加入。
刘福通派人清点整编人员过后,发现已经竟已众至五六千人,众人对抗元廷的信心立刻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