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兄长死了,即行兄终弟及之事,那么就会破坏了规矩,任何皇室宗亲都可以说是有资格争夺皇位,那么皇室之间也许就会自相残杀,天下大乱,那么到了那个时候,苦的就是普通百姓了,李三坚虽无为国为民的大志,但自己出身于微贱之家,因此李三坚心中是极不愿意见到如此情形的。
何执中闻言顿时怔怔的看着李三坚,震惊不已,何执中万万没有料到李三坚如此年幼,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儿郎,居然有如此这般的见识?
李三坚说的一点都没错,废长立幼、废嫡立庶、兄终弟及,坏了规矩,在历朝历代确实是取乱之道,多少次的后宫倾轧,多少次的骨肉相残,不都是如此吗?
“李三郎真乃我圣朝忠臣也。”何执中尚未说话,端王赵佶从门外进来后说道:“李三郎能为我大宋之江山社稷殚精竭虑,真是难能可贵。”
我哪里是为你赵氏江山“殚精竭虑”?李三坚心中暗暗嘀咕道,我是害怕你们几爷子在台上乱搞,搞乱了天下,祸害了百姓,自己如此微贱之家也会被殃及池鱼的。
忠良之臣?目前李三坚哪里算的上是臣,最多只能够算是忠良之小民而已。
“见过殿下,在下胡言乱语,望殿下恕罪。”李三坚虽心中犯嘀咕,但见赵佶进来之后,还是连忙施礼道。
“哎,三郎。”赵佶笑着摆摆手道:“本王早已说过,你我二人乃是兄弟,是无话不谈的兄弟,既然如此,有什么话直说便是,我决不怪罪于你。”
“多谢殿下。”李三坚感动的谢道。
“你先别忙着谢我。”赵佶随后说道:“本王要说的是你此前之言也对也不对。”
李三坚点点头应道:“殿下此言何解?”
赵佶闻言看了何执中一眼,何执中会意开口道:“殿下之意就由我来解释吧,先帝仁宗皇帝无后是收了宗族之子为其子嗣,并继承了皇位,是为英宗皇帝,我朝皇嗣也因此得以绵延,可当时的情形是真宗皇帝六子仅存仁宗皇帝一人,如此,仁宗帝哪里还有兄弟?最紧要的乃是仁宗皇帝实惟盛德,天下慑服,仁宗帝又是守成之君,因而当时并未兄终弟及之举。而当下却不一样了,当今圣上体孱,数年间仅生一子,且早已夭折,我等遍问医师,说是陛下再生子嗣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最紧要的神宗皇帝尚余五子,且母壮子健,如此岂容皇权旁落?李翰韧,你可明白?”
李三坚闻言点了点头后沉默不语,何执中说了半天,母壮子健就是关键,作为母亲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继承皇位,如此,其他宗室子弟如何能够有机会?
“本王今年刚过十八岁,我可不想如此浑浑噩噩的过一生,翰韧,你可愿意助我一臂之力?”良久之后,赵佶忽然开口问道。
皇位之争就是如此,进则生,退则死,赵佶若失败,性命也许无忧,可就会被人像养头猪般的圈养一生,这不但赵佶受不了,李三坚想想也是感到难受。
赵佶此时忽然询问李三坚,李三坚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争夺皇位如此凶险之事,自己一介落第书生又有何用?李三坚真不明白赵佶为何说出这样的话,难道是让自己做炮灰吗?一个小卒,随时可以丢出去,丢卒保帅,其后自己就必将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
不过赵佶对自己有恩,此时李三坚又如何能够开口拒绝?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李三坚也已无拒绝的可能了,进也死,退也死,不如向前博一场,也许能够险中取胜。
李三坚想到此处关键,于是李三坚敛衣施礼道:“在下愿追随殿下,甘效犬马之劳。”
“哈哈”赵佶见李三坚爽快的答应此事,不由得心花怒放:“吾有翰韧相助,大事可成矣!”
我有那么重要吗?李三坚心中万般疑惑。
自己只不过想贡举混个前程,让娘亲过上好日子,可谁知道居然卷入了宋皇位之争?如此,今后的道路将会是凶险无比,李三坚心中哀叹,不如就此带着娘亲离开京师,回琼台卖海鲜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