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后,杨大一家一直都遭受着左邻右舍不友好目光,或是明里暗里闲言碎语。知道杨十三被她俩大伯绑了一次后,邹家赶忙过来把两家孩子亲事订了,虽然杨十三还不到十四岁,但也不妨事,就等到她十四岁了再圆房。
因为家里穷,杨老三和柳四娘把家里那几只老母鸡卖了,买些东西给杨十三做嫁妆。虽然邹家说了可以不备嫁妆,但为了女儿将来活得有底气,他们还是办了一些。
柳四娘扯了些红布回来给杨十三做嫁衣。杨十三针线活儿不好,除了基本缝补外就不会其他了。柳四娘手巧,虽然做衣裳材料简单,但她还是红嫁衣上绣了寓意吉祥花朵和图案。
柳四娘还上面绣了一对戏水鸳鸯,管这套嫁衣是赶出来,道那绣工和阵脚却是十里八乡都没有。杨初月比较识货,看那绣工和针脚有些像苏绣。她不禁好奇柳四娘从前到底是做什么。不过杨初月可以确定,柳四娘是东部地区人,被人贩子卖到这个又穷又闭塞又愚昧落后地方。
杨十三抱着嫁衣笑得像朵花一样,一双手不停抚摸上面栩栩如生花卉和鸳鸯,扭头问道:“娘,你怎么绣得那么好?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看嫁衣。”
柳四娘也抚着上面花纹,神色非常伤感,“娘以前是绣坊绣娘……”柳四娘说到这里就打住了,似乎不愿回忆起过去那些伤心事情,转而摸着杨十三头,说:“你才多大点儿,哪见过真好东西?比娘绣得好人多了去了。你以后就知道了。”
杨十三重重点头,没多问柳四娘,继续抱着那件红嫁衣。杨初月很想挖掘柳四娘过去,但从刚才情形看,柳四娘并不愿多说。
杨初月这才注意到柳四娘说话一直秀秀气气,就算脸红和人吵架也是如此,这让她想起了上辈子上大学时那位苏州美女同学,她说话也是柳四娘这般。但她们还是有些区别,大概是年代不同了,柳四娘话里满含屈辱,谦恭,顺从和认命,不知柳四娘到底是不是苏州人。
她来这里那么久了,也没听过大胤朝有苏州这个地方。也许柳四娘已经不想着回家了,杨初月也不想让柳四娘走,否则这个家就不是真家了。
杨老三嫁女,没有多余钱办酒席,他只请了杨老爹夫妇,杨大一家和杨老二一家。出了上次事后,杨老爹夫妇也无心来,杨大一家没脸来吃杨十三喜酒,至于杨老二一家推脱家里忙不来,所以不来了。
杨十三出嫁那天只有杨老三一家子,不过人多不好吃饭,所以那天柳四娘做饭让一家子吃了个够。吃过饭后,一家人都去送杨十三。
邹家大丘陵外小丘陵地区,这一去也有三十多里路。邹家那边喜事办得热闹,乡里乡亲都来喝喜酒。邹家二老和蔼可亲,对杨老三一家甚是亲热。
几个孩子见到有肉吃,喜宴开始时候都狼吞虎咽,连杨初月吃起来也形象全无,好久没有这样大口吃肉了。杨兴年也很久没吃饭肥腻猪肉,管很想学着弟弟妹妹们吃相,但他还是忍住了,吃得相当客气。
晚饭吃得早,一般乡下办喜宴都会把吃晚饭时候提前,方便住得远一些亲戚回家。邹家客套说要留亲家歇一晚,杨老三笑着推辞说他们留下不好,反正路不远,不多会儿就走回去了。
杨十三嫁了,现也不用担心被换婚事,一家上下都思忖着怎样把日子过好。过年了,杨老三把家里那头猪卖了,得了二两银子,另还有一百来个鸡蛋,一共卖了一百零五文钱。拿了其中一两银子拿去还债了,那一百文钱拿去买了些颜色稍白面粉和两斤肥肉回去,说过年那天包饺子吃。因为杨十三出嫁时候没什么好东西,夫妻两人用剩下一两银子买了好些东西提到邹家去。
那日来赶集杨老三、柳四娘、杨兴年和杨初月,只听到周围人都议论什么邱家。杨初月买东西时候仔细问了卖布大娘,听到了一个超级大闻:镇上来了一个超级有钱贵夫人。